《水浒传》读后感300字

【第1篇】

读《水浒传》有感

这本书是一首英雄的交响曲,是一面美丑的照妖镜,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。讲述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,宋江、鲁智深、武松等英雄好汉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上梁山,落草为寇,揭竿而起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,但最终被奸臣所害。

《水浒传》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,它将诸多英雄好汉描写的栩栩如生,其中他们的性格特点也十分鲜明,如疾恶如仇的鲁智深、胆大如虎的武松、足智多谋的吴用等等,《水浒传》中诸多英雄的悲惨结局,可以说是被宋江害的,因为他的执意为国效力。而诸多英雄中,我最喜欢的是智多星吴用。

为什么说他是智多星呢?其中有一处故事情节非常有趣—吴用智取玉麒麟,宋江想要卢俊义上梁山攻打曾头市。那一天吴用打扮成一位算命先生,让李逵打扮成一位哑巴道童,两人来到大名府,大声吆喝正好引起了卢俊义的注意,他便将吴用、李逵请进府内给他算命,于是,吴用就装模作样的算了一回,诱骗卢俊义去往东南方一千里之外,其实在这路上卢俊义会路过梁山,到时候再把他骗上山寨,接着告诉他的下人:卢员外在梁山做了副头领。就这样卢俊义被骗上了梁山,吴用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为梁山泊增添了一员大将,可见他的足智多谋。

《水浒传》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腐朽,歌颂了替天行道、除暴安良的英雄行为。总而言之,水浒传中每位英雄好汉身上都有我们学习的精神,《水浒传》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,值得我们一字一句地阅读。

【第2篇】

水泊梁山中的忠义孝—读《水浒传》有感

提起施耐庵老先生的《水浒传》这部古典文学巨著,就让我不由地想起水泊梁山上的忠、义、孝。

这本书描写北宋末年宋江、吴用等人带领的一支起义军。他们由大秤分金,大口吃肉,大碗喝酒走向失败的悲惨故事。

不必说那宋公明和柴大官人的仗义疏财,也不必说武松那漂亮的醉拳。我觉得李逵才真的令人佩服。他天真烂漫,也颇有些野。而他骨子里的忠义孝更令人拍手称绝。先是“忠”,自李逵上梁山以来,对宋公明忠心耿耿,上刀山下火海,赴汤蹈火都在所不辞。再论这“义”,一个“义气”既是对朋友的伸手相助,更是与兄弟们共死同生的品格。在江州宋大哥有难时,他彻夜未眠,第二天从酒馆楼上跳下来,和众好汉一齐救下宋江、戴宗,杀出了江州城。最后是这“孝”,虽然李逵鲁莽,但在他落足之后还是返回家乡接回老母,半途遭遇老虎,他为母报仇,一怒之下杀了四只猛虎。这些可能只是表现了李逵是个一勇之夫,并不十全十美,这也不影响他对兄弟、母亲的一片忠心与孝义。

这本书描写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场惊魄的农民起义;揭露了北宋王朝统治阶级的腐朽无能;也成功地塑造一百零八条好汉。“及时雨”宋江,“花和尚”鲁智深也都是令人过目不忘的好汉。

《水浒传》这部小说既有对父母的孝敬,也有对国的忠心,还有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义气。这部作品描绘了一场起义,也揭露了人性。读水浒,品道理,让我们一起了解这部不朽名著吧。

【第3篇】

读《水浒传》有感 

透过历史的天窗,让我们回到遥远的古代,看看古人写的那些震撼人心的名著吧。

《水浒传》是元末明初,施耐庵的作品,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,水泊梁山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,书中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世界以及性格特点,比如:宋江的性格特点是为人仗义,善于用人;林冲的性格特点是有勇有谋,循规蹈反,等等。

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武松,有两个事例令我印象最深刻,第一个是在得知自己的哥哥武大朗,被欺负而死的时候,武松二话不说,就把那个人告上了衙门,见衙门坐视不管,便自己把西门庆给杀了,之后,自己就去自首了。从这里不难看出,武松是一个敢做敢当,有责任心的人。还有在经过景阳冈的时候,店家已经告诉了他山上有白虎,已经害死了很多人的性命,可武松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上冈,而是坚持。在遇到白虎的时候,他很快冷静下来,想到了对付白虎的办法,在白虎被武松打倒在地的时候,武松怕白虎没有死透,于是又补上了几拳,从这可以看出,武松是一个很严谨的人。

这本书形象的描写了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,深刻的提示了起义的社会资源,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奇异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,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。

这是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本书,你的是什么呢?

【第4篇】

读《水浒传》有感

名著凝聚了世世代代人类思想艺术的华,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,给人深沉的思 维空间。每一部名著都是一座丰碑,是我们精神的引领者者。

及时雨宋江、豹子头林冲、行者武松、花和尚鲁深……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由后人冠以“忠义”二字,其因木外乎是他们这些好汉,聚义梁山泊济贫、 替天行道。在他们身上,我们读到了英雄们的豪放豁达,慷慨重义。敢作敢为,快意思仇。 

林冲,原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,奸臣高俅之子高衙内垂涎其妻子,林冲委屈求全,一忍再忍。但在高俅的步步紧逼、赶尽杀绝的迫害下,终于 路可退,复仇山神庙,雪夜上梁山。粗豪憨直、重情重义的黑旋风李逵江州劫法场,白龙庙小聚义破大辽,征田虎,讨方腊,一把板斧砍尽天下贼人一颗忠心只报答大哥宋公明。花和尚鲁智深,拳打镇关西、大闹野猪林,坐风寨正知诬告谋反,陷入绝境后幸得明、黄信等月上梁山,替天行道…

《水浒传》中的事迹并非都真有其事,梁山好汉亦是后人虚构的结果。但笔者也只是就事论事,只是谈谈我一位中学生的看法而已,它在明代时被列入“四大奇书”。近现代以来,又成功古典小说“四大名著”之一。《水浒传》的文风,构思和理念,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来亚洲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